企业家的“低调”与“高调”
发布日期:2015-04-28浏览:1164
中国企业家中,不乏高调与低调的典型。高调如高调慈善的陈光标,被称为“任大炮”的任志强,低调如江浙一带资产数十亿而默默无闻的富豪数,他们被誉为“隐形冠军”。在企业家高调或低调的背后,一定有着自身的思考与原因。
一般说来,企业家低调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过去“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
二是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和个人收入太过透明,难免引“税”上身。如果企业默默无名,则企业和个人收入可以不透明,税收可以少交一点。企业知名了,某些政府部门、协会组织、家乡宗族、慈善组织、媒体等各方面的赞助要求或广告、摊派等费用接踵而来,稍微处理不好就会给企业、企业家带来不良影响。
三是害怕惹火烧身。企业家的原罪,以及自身运营与管理的不规范,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说自己完全没有。高调的结果是被社会、公众放在强光灯、放大镜下看。要知道,被放在高瓦数的镁光灯下,谁的脸上还照不出几个雀斑呢?
四是自身文化修养的限制。中国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一批,大多数草根出身,文化水平水平偏低,缺乏概括、抽象、总结的能力,甚至有的不会讲普通话,面对媒体,大多数都不知怎么讲话。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作秀不成,反而出丑,干脆退而藏拙,制造神秘感,让人感到高深莫测,何乐而不为?
五是行业原因。有的行业可能利润很高,但进入门槛通常不高,可模仿性强。一旦暴光,让人人都知道行业的暴利,可能会立即招来大量竞争对手,一片自家的“蓝海”杀成公共的“红海”,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及利润下降,不如“闷声发大财”。而有的行业身处供应链上游,销售对象只面向行业客户,这些因素也决定了他们无须像大众多消费品企业那样需要被公众所知。
六是安全顾虑。目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造成少数人产生“仇富”倾向。富豪们害怕绑架勒索,危及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考虑,他们大多选择低调。
七是害怕打扰。作为企业的老板,没有不忙碌的。一旦出名了,各种论坛邀请、各种媒体的采访接踵而至,这些论坛和采访会大量占用企业家们宝贵的时间。这也是一种成本,太多的曝光势必影响企业家正常的工作。
与此相对应,企业家高调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高调有利益。高调的企业家本身就是新闻。单纯报道公司业绩和产品
特征的新闻,往往是被作为软文来处理的,需要购买版面才能上稿;而报道“人”的稿件则不然,由企业家出面谈谈自己的经营心得、管理故事、吞并野心或是对某经济现象作一评议,读者爱看、媒体爱登,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花钱。
二是时代的选择。过剩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低调往往是需要身价
的,如李嘉诚可以低调,一般的企业家就没有必要。更何况身处信息社会,有时候,企业家也不是想低调就能如愿低调的想低调也未必如愿。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做好准备。网络时代,搜索引擎如此方便,何况还有人肉搜索。
究竟该高调还是低调,要看时机的选择。有些时候不能低调。如国内发生
天灾时。王石在汶川大地震期间因捐款数额被骂的教训应该值得总结。企业遇到负面消息的时候,例如关闭工厂、裁员等重大事件,甚至发生火灾、取消定单或者被阴谋破坏等非可控意外情况时,如果仍然抱守对媒体避不见面的态度,恐怕会使事态变得更糟。当此危急关头,只有及时出面公布真相、开展企业的宣传攻势、有效地引导舆论,才有可能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和流言的产生,将可能蔓延开的损失减至最小。在这方面,三鹿的教训要吸取:以为可以低调地处理,想“摆平消费者”,结果是惨重的。不仅导致自己的破产,还导致中国乳业、食品业的信誉危机。
那么,企业家如何适当高调呢?
一是通过宣传公司自然地宣传个人。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家中可算是位比较高调的“一哥”。他的精明之处,在于尽可能地调动媒体的力量,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企业的事业、理念、形象进行综合曝光,其本人的身影则始终穿插出现在企业对外新闻传播的各个重要时刻,以致于让人产生“海尔即张瑞敏,张瑞敏既海尔”的密切联想。张作为企业CEO在形象传播上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是海尔新闻传播工程的巨大成功。
二是设立新闻发言人。如果老板自己不出面,至少得任命一个公司的发言人。否则,当记者和摄影师出现在你的公司门口时,你肯定没有时间来决定谁该负责这件事、该说什么和由谁来说的问题。作为企业发言人,必须了解企业的运作和传播需求,也熟知媒体的关注所在,同时尊重媒体的社会责任、了解传媒的行事风格,他们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与传媒形成良性互动。
把与媒体打交道的一应事情交给新闻发言人,除了可以使企业家“解放”出来专心做他的经营工作,还有一个好处:万一发言人说错了话,老板还可以站出来表态:“以上纯为其个人观点,不能代表我本人的意见”;而一旦自己赤膊上阵,就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啦。
三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言行。如王石攀登珠穆朗玛,陈光标抗震救灾的表现。
四是从关注企业到关注行业与社会。如茅理翔这位宁波方太的“老当家”一逮到机会,就大谈他对于企业家族制的体会和研究所得(这个“卖点”确实找得好),成为目前国内企业家族制研究和实践两个领域的知名专家。据说老茅有3个1/3——1/3时间接待访客;1/3时间到企业、论坛或大学讲课;1/3读书写文章。如此一面动嘴、一面动笔,其企业要想不出名恐怕都难了。而事实上,以方太目前的企业规模,在所在地宁波民企中的排名并不靠前。
五是新闻广告与传播。了解媒体,利用媒体,与媒体合作共赢。这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媒体、公关部门、企业家本人的详细计划和周密配合,包括怎样在媒体面前作秀、怎样从事公益活动吸引媒体报道、怎样保证公司CEO经常上电视等等,其复杂程度好像一场“造星运动”。但当企业家朝上述四个方向持续努力,他就自然步入了媒体和民众的视野,成为更有影响力和公众话语权的人。
六是传播思想。通过发布演讲、著书立说、参加会议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些也有专门的机构来协助。
七是借助平台的力量。选择合适的协会、商会等平台,就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影响力自然不同于单纯的企业家身份。
总之,企业家高调还是低调,完全是基于自己的利益选择。不管是高调还是低调,都需要正调,不跑调,不歪门斜调。
一般说来,企业家低调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过去“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
二是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和个人收入太过透明,难免引“税”上身。如果企业默默无名,则企业和个人收入可以不透明,税收可以少交一点。企业知名了,某些政府部门、协会组织、家乡宗族、慈善组织、媒体等各方面的赞助要求或广告、摊派等费用接踵而来,稍微处理不好就会给企业、企业家带来不良影响。
三是害怕惹火烧身。企业家的原罪,以及自身运营与管理的不规范,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说自己完全没有。高调的结果是被社会、公众放在强光灯、放大镜下看。要知道,被放在高瓦数的镁光灯下,谁的脸上还照不出几个雀斑呢?
四是自身文化修养的限制。中国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一批,大多数草根出身,文化水平水平偏低,缺乏概括、抽象、总结的能力,甚至有的不会讲普通话,面对媒体,大多数都不知怎么讲话。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作秀不成,反而出丑,干脆退而藏拙,制造神秘感,让人感到高深莫测,何乐而不为?
五是行业原因。有的行业可能利润很高,但进入门槛通常不高,可模仿性强。一旦暴光,让人人都知道行业的暴利,可能会立即招来大量竞争对手,一片自家的“蓝海”杀成公共的“红海”,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及利润下降,不如“闷声发大财”。而有的行业身处供应链上游,销售对象只面向行业客户,这些因素也决定了他们无须像大众多消费品企业那样需要被公众所知。
六是安全顾虑。目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造成少数人产生“仇富”倾向。富豪们害怕绑架勒索,危及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考虑,他们大多选择低调。
七是害怕打扰。作为企业的老板,没有不忙碌的。一旦出名了,各种论坛邀请、各种媒体的采访接踵而至,这些论坛和采访会大量占用企业家们宝贵的时间。这也是一种成本,太多的曝光势必影响企业家正常的工作。
与此相对应,企业家高调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高调有利益。高调的企业家本身就是新闻。单纯报道公司业绩和产品
特征的新闻,往往是被作为软文来处理的,需要购买版面才能上稿;而报道“人”的稿件则不然,由企业家出面谈谈自己的经营心得、管理故事、吞并野心或是对某经济现象作一评议,读者爱看、媒体爱登,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花钱。
二是时代的选择。过剩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低调往往是需要身价
的,如李嘉诚可以低调,一般的企业家就没有必要。更何况身处信息社会,有时候,企业家也不是想低调就能如愿低调的想低调也未必如愿。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做好准备。网络时代,搜索引擎如此方便,何况还有人肉搜索。
究竟该高调还是低调,要看时机的选择。有些时候不能低调。如国内发生
天灾时。王石在汶川大地震期间因捐款数额被骂的教训应该值得总结。企业遇到负面消息的时候,例如关闭工厂、裁员等重大事件,甚至发生火灾、取消定单或者被阴谋破坏等非可控意外情况时,如果仍然抱守对媒体避不见面的态度,恐怕会使事态变得更糟。当此危急关头,只有及时出面公布真相、开展企业的宣传攻势、有效地引导舆论,才有可能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和流言的产生,将可能蔓延开的损失减至最小。在这方面,三鹿的教训要吸取:以为可以低调地处理,想“摆平消费者”,结果是惨重的。不仅导致自己的破产,还导致中国乳业、食品业的信誉危机。
那么,企业家如何适当高调呢?
一是通过宣传公司自然地宣传个人。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家中可算是位比较高调的“一哥”。他的精明之处,在于尽可能地调动媒体的力量,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企业的事业、理念、形象进行综合曝光,其本人的身影则始终穿插出现在企业对外新闻传播的各个重要时刻,以致于让人产生“海尔即张瑞敏,张瑞敏既海尔”的密切联想。张作为企业CEO在形象传播上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是海尔新闻传播工程的巨大成功。
二是设立新闻发言人。如果老板自己不出面,至少得任命一个公司的发言人。否则,当记者和摄影师出现在你的公司门口时,你肯定没有时间来决定谁该负责这件事、该说什么和由谁来说的问题。作为企业发言人,必须了解企业的运作和传播需求,也熟知媒体的关注所在,同时尊重媒体的社会责任、了解传媒的行事风格,他们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与传媒形成良性互动。
把与媒体打交道的一应事情交给新闻发言人,除了可以使企业家“解放”出来专心做他的经营工作,还有一个好处:万一发言人说错了话,老板还可以站出来表态:“以上纯为其个人观点,不能代表我本人的意见”;而一旦自己赤膊上阵,就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啦。
三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言行。如王石攀登珠穆朗玛,陈光标抗震救灾的表现。
四是从关注企业到关注行业与社会。如茅理翔这位宁波方太的“老当家”一逮到机会,就大谈他对于企业家族制的体会和研究所得(这个“卖点”确实找得好),成为目前国内企业家族制研究和实践两个领域的知名专家。据说老茅有3个1/3——1/3时间接待访客;1/3时间到企业、论坛或大学讲课;1/3读书写文章。如此一面动嘴、一面动笔,其企业要想不出名恐怕都难了。而事实上,以方太目前的企业规模,在所在地宁波民企中的排名并不靠前。
五是新闻广告与传播。了解媒体,利用媒体,与媒体合作共赢。这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媒体、公关部门、企业家本人的详细计划和周密配合,包括怎样在媒体面前作秀、怎样从事公益活动吸引媒体报道、怎样保证公司CEO经常上电视等等,其复杂程度好像一场“造星运动”。但当企业家朝上述四个方向持续努力,他就自然步入了媒体和民众的视野,成为更有影响力和公众话语权的人。
六是传播思想。通过发布演讲、著书立说、参加会议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些也有专门的机构来协助。
七是借助平台的力量。选择合适的协会、商会等平台,就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影响力自然不同于单纯的企业家身份。
总之,企业家高调还是低调,完全是基于自己的利益选择。不管是高调还是低调,都需要正调,不跑调,不歪门斜调。